从零到上线:一个码农的网站开发心路历程
说实话,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懵的。那会儿刚毕业,以为写代码就是对着屏幕敲键盘,结果发现要搞个能跑起来的网站,简直像在玩俄罗斯套娃——HTML套CSS,CSS套JavaScript,后端还得再来个数据库。
那些年踩过的坑
记得第一次尝试做个人博客,兴冲冲写了半天前端页面,结果发现点击按钮根本没反应。仔细一查,好家伙,把`onClick`拼成了`onclick`。这种大小写问题在JavaScript里简直要命,浏览器还不会报错,就默默看着你出洋相。
后来学乖了,开始用开发者工具调试。不得不说,现代浏览器的调试功能真是救命稻草。特别是那个可以实时修改CSS的功能,让我这种强迫症患者能边调边看效果,不用反复刷新页面。不过有时候调着调着就忘了保存,关掉浏览器才发现白忙活一场——这种痛,懂的都懂。
前后端的爱恨情仇
做前端最头疼的莫过于要兼容各种浏览器。Chrome跑得好好的,一到IE就崩了。有次为了解决一个IE11的布局问题,我硬是加了五六个`!important`,最后代码看起来像打了补丁的牛仔裤。现在想想,当时要是早点学会Flexbox和Grid,能少掉不少头发。
转到后端开发,又是另一番景象。第一次接触数据库时,我天真地以为SQL就是"SELECT * FROM table"。直到某天网站突然挂了,查日志发现是有人发了个超长字符串,直接把我的VARCHAR(255)给撑爆了。这才明白,原来数据验证不只是前端的事,后端也得严防死守。
框架是把双刃剑
后来接触了各种框架,确实省了不少事。但框架用多了也有副作用——有次面试让我手写个AJAX请求,我愣是想了半天原生XMLHttpRequest怎么拼写。这就好比天天开自动挡,突然让你开手动挡,连离合器在哪都找不着。
现在的新框架更是层出不穷,每年都在推陈出新。有时候刚把一个框架摸熟,社区又开始追捧另一个了。这种时候就得保持好心态——技术更新换代快很正常,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思想。就像做饭,菜谱可以换,但刀工火候这些基本功永远不过时。
上线才是真正的开始
本以为代码写完就万事大吉,直到第一次部署上线才明白,开发环境跑得好好的,生产环境说崩就崩。内存泄漏、并发冲突、CDN缓存问题,随便一个都能让你半夜三点爬起来修bug。
最难忘的是有次上线新功能,忘记做灰度发布,结果全量推送后服务器直接挂了。看着监控图表像过山车一样直线下跌,后背瞬间湿透。从那以后,我养成了上线前反复检查清单的习惯,还把回滚流程背得滚瓜烂熟。
写给新手的建议
如果你刚入门网站开发,我的建议是:别急着追新框架,先把HTML、CSS、JavaScript这三件套吃透。就像建房子,地基打牢了,往上盖什么都稳当。
遇到问题别怕,Stack Overflow上早有人问过类似的了。不过要注意,复制粘贴解决方案前,至少得明白自己在贴什么。我就见过有人把整个jQuery库贴进项目,就为了解决一个简单的DOM操作,这未免太夸张了。
最后想说,网站开发这事吧,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是要保持学习热情,毕竟这行最不缺的就是新东西要学。每次解决一个棘手问题后的成就感,就是最好的续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