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业网站还在搜索引擎里"潜水"吗?
说实话,每次看到企业老板花大价钱做网站,结果在百度搜行业关键词都翻到第五页还找不到,我就特别想冲上去说:"您这网站做得再漂亮,客户看不见不等于白搭吗?"
为什么你的网站总在"潜水区"?
上周遇到个做建材的老张,他的网站首页放满了"诚信经营""品质保证"这类大词。我问他:"您自己搜'佛山瓷砖批发'会点进这种页面吗?"老张愣了半天,挠着头说:"好像...不会?"
这就是典型问题。很多企业网站要么堆砌自嗨型内容,要么干脆把公司简介当SEO。更可怕的是有些网站打开速度慢得像老牛拉车——我测试过一个做机械设备的网站,首页加载要8秒!现在用户3秒打不开就直接关页面了,您说这排名能上去吗?
让网站浮出水面的三个关键
1. 关键词不是猜出来的
有个做母婴用品的客户曾经信誓旦旦跟我说:"我们核心词肯定是'婴儿用品'!"结果一查数据,这个词月搜索量还不到500,而"新生儿必备清单"这类长尾词月搜索量破万。
实操建议: - 用专业工具查真实搜索量 - 重点布局"问题型关键词"(比如"XX设备怎么选") - 每个页面聚焦1-2个核心词,别贪多
2. 内容要会"说人话"
见过最离谱的是某工业网站,产品详情页直接贴技术参数表,连段像样的介绍都没有。您当客户都是工程师吗?
我的经验是:把专业术语翻译成"人话"。比如"高密度聚乙烯"说成"更耐摔的塑料","数控铣床"解释成"能自动雕刻金属的机器"。有个做实验室设备的客户改了文案后,咨询量直接涨了3倍。
3. 技术优化是隐形推手
去年帮朋友检查网站,发现他首页有30多个未压缩的图片,CSS文件大得离谱。简单优化后,加载速度从5秒降到1.8秒,三个月内自然流量翻了一番。
必须检查的几点: - 手机端打开速度(现在60%搜索来自手机) - 网址结构是否清晰(别用一堆?id=123的参数) - 有没有死链接(特别影响搜索引擎好感度)
那些年我踩过的坑
刚开始做优化时,我也犯过傻。曾经给客户首页堆了20多个关键词,结果被搜索引擎当成作弊降权。还有次为了快速见效买外链,不到一个月网站排名直接消失——现在想想真是血泪教训。
最坑的是有次接手个网站,前任优化人员把关键词全写成白色文字藏在背景里。这种黑帽手法现在被查到就是"死刑",我们花了半年才把排名救回来。
长期主义的胜利
有个做环保材料的客户让我特别佩服。他们坚持每周更新2篇行业科普,把"可降解塑料袋标准"这种冷门词做到百度第一。半年后,这些内容带来70%的精准客户,比投竞价广告划算多了。
记住:搜索引擎现在越来越聪明。去年某次算法更新后,我们发现用心做问答内容的网站排名都在涨,而堆关键词的站集体下滑。这就像谈恋爱,套路或许能吸引注意,但真正留住用户的永远是真诚有价值的内容。
现在该做什么?
不妨今天就用手机搜下你的核心业务词: 1. 自家网站排第几页? 2. 排名靠前的对手做对了什么? 3. 你的产品介绍能让外行看懂吗?
如果看完心里发虚,别急。优化就像健身,只要方法对,三个月就能看见变化。关键是要避开那些"7天速成"的陷阱,老老实实把基础打好。毕竟,谁愿意自己的网站永远在互联网的"深海区"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