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从零到上线:一个码农的网站开发心路历程

更新时间:2025-04-08 00:00:01
查看:0

说实话,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那会儿,我连HTML和CSS都分不清。记得当时盯着浏览器右键"查看网页源代码",满屏的尖括号看得我头皮发麻——这玩意儿真能变成漂亮的网页?

那些年踩过的坑

刚开始学前端时,我特别迷恋各种炫酷的效果。有次为了做个"会跟着鼠标飘的雪花",硬是写了200行JavaScript。结果呢?页面卡得像老牛拉破车,CPU占用直接飙到90%。现在想想真是幼稚,但哪个程序员不是从这种"过度设计"的阶段过来的呢?

后端开发就更魔幻了。第一次用数据库时,我居然把用户密码用明文存储(千万别学我!)。后来才知道要用哈希加密,加盐的那种。还有次写API接口,忘记做权限验证,差点被老板当场开除。这些血泪史告诉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技术选型的纠结

说到技术栈,现在的前端框架多得让人眼花缭乱。Vue、React、Angular...每个都有死忠粉。我个人的建议是:新手先从Vue入手,它的学习曲线就像缓坡登山,不像React那个陡崖让人望而生畏。不过说真的,等你熟悉了其中一个,转另一个也不会太难——底层原理都是相通的。

后端的选择就更让人头大了。Node.js适合实时应用,Python开发效率高,Java稳如老狗...有段时间我天天在技术论坛看口水战,最后发现:没有最好的语言,只有最合适的场景。比如要做个内容管理系统,用PHP可能两小时就搞定了,非得上Spring Boot反而自找麻烦。

那些必须重视的细节

做过几个项目后,我养成了些强迫症习惯:

- 代码必须格式化(相信我,三个月后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 重要操作一定要加确认弹窗(用户的手比脑子快多了) - 移动端适配不是可选项(现在流量都来自手机啊兄弟)

最让我痛心的是有次上线前忘记压缩图片,首页banner整整3MB,用户在4G网络下等了8秒才打开页面——这年头用户的耐心比金鱼的记忆还短。

部署上线的惊魂时刻

第一次部署生产环境时,我紧张得手心冒汗。明明测试环境跑得好好的,一上线就500错误。后来发现是数据库连接数配置错了。从此我学会了:

1. 一定要有回滚方案 2. 监控报警比咖啡更提神 3. 凌晨三点修bug会让人顿悟人生

有个朋友更惨,忘记续费域名,辛苦运营两年的网站直接被抢注。现在他手机里设了十个续费提醒,比女朋友生日记得都牢。

写给新手的建议

如果你刚入门网站开发,我的经验是:

先做出来,再做好。别纠结技术选型,用你最熟悉的工具快速实现原型。我的第一个项目是用jQuery写的,现在看代码简直羞耻play,但正是那个丑丑的网站让我拿到了第一份offer。

多看看别人的代码,GitHub就是个宝库。有次我死活调不通一个特效,看了开源项目源码才发现原来要加个`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文档里根本没提这茬!

最重要的是保持学习。这个行业变化快得离谱,去年还在吹WebAssembly,今年AI又来抢饭碗了。不过别慌,把基础打牢,任他风吹雨打。

最后的碎碎念

做了这么多年网站开发,最让我感慨的不是技术迭代,而是用户习惯的变化。现在人们宁愿用糟糕的APP也不愿打开移动网页,PWA又始终不温不火...有时候半夜调试CSS时,会突然怀念那个用table布局的纯真年代。

但话说回来,能看着自己写的代码被成千上万人使用,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上周还有个用户发邮件感谢我们网站的某个功能帮他省了三天工作量——那一刻,所有的996都值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