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上线:一个码农的网站开发心路历程
说实话,第一次接触网站开发那会儿,我连HTML和CSS都分不清。记得当时对着浏览器右键"查看网页源代码"研究了半天,心想这堆密密麻麻的代码到底是怎么变成漂亮页面的?现在回头看,这段经历真是又傻又可爱。
那些年踩过的坑
刚开始学前端的时候,我最常干的事就是疯狂复制粘贴代码。网上找个轮播图效果?Ctrl+C!看到个酷炫的按钮样式?Ctrl+V!结果页面加载出来,轮播图不动弹,按钮点不了,控制台还报了一堆红彤彤的错误。这时候才明白,光会"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
有次为了赶项目,我硬着头皮用jQuery写了2000多行代码。等要加新功能时,自己都看不懂当初写的什么鬼。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写代码不是越复杂越好,简洁可维护才是王道。现在看到新手在群里问"为什么我的代码跑不起来",我总会想起那个对着屏幕抓耳挠腮的自己。
从切图仔到全栈的蜕变
真正让我开窍的,是第一次完整做一个电商网站。前端用Vue搭架子时还挺顺利,结果对接后端API时直接傻眼——跨域问题、数据格式不对、接口文档过时...那段时间我每天要查八百遍"如何解决XXX问题"。
有个特别搞笑的插曲:为了调试支付接口,我往测试账户充了三十多笔1分钱。最后对账时发现少了2分钱,急得差点把键盘摔了。后来才发现是浮点数计算的锅。这种细节,不上手实战根本注意不到。
现代开发的甜与酸
现在工具链确实方便多了。以前要手动配置webpack,现在vite开箱即用;以前部署要FTP上传,现在CI/CD流水线点个按钮就行。但说实话,有时候反而更怀念用记事本写HTML的单纯时光。
最近在带新人,发现他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缺乏"产品思维"。比如有次评审时,有个小伙子的页面加载速度优化到了0.5秒,但首屏关键信息居然藏在折叠区域。这让我想起前辈说过的话:"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
写给准备入行的你
如果你现在问我学网站开发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答案可能会让你意外——不是框架,不是算法,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报错别急着问人,先看文档、查日志、做最小复现。这个习惯能让你少走90%的弯路。
还有个私藏建议:定期把你做过的项目推倒重来。三年前写的代码现在看肯定很幼稚,但这种对比最能直观感受到成长。就像我那个用了三年都没换的电脑壁纸——是第一次独立完成项目时的截图,丑得很有纪念意义。
说到底,网站开发就像搭积木,重要的是享受创造的过程。代码会过时,技术会迭代,但看着自己做的页面被真实用户使用时的成就感,永远新鲜。